中国传媒教育知识服务平台
兑换
书房
消息
机构登录
登录
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电子书
图书详情
名家论出版
李频
主编
唐颖
副主编
ISBN:978-7-5657-3639-1
出版时间:2024-12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分类信息
学
科
分
类
:
新闻传播学 >
编辑出版学
关
键
词
:
--
书单
引用
收藏
分享
立即购买
定
价:
¥89.00
电
子
书:
¥66.75
¥89.00
购买
VIP
会
员:
可阅读
开通VIP
试读
AskBook
NEW
AI导读
目录
详情
参考文献
相关资源
讨论
出版史研究方法论的范式建构与理论创新
试读
购买
一、事实、价值与关系
事实与叙事
价值与判断
关系与互动
二、政治、经济与文化
作为政治活动的出版
作为经济活动的出版
作为文化活动的出版
三、人、物与环境
出版活动中的物
出版活动中的人
出版活动中的环境
“数字史学”视角下中国出版史研究创新
试读
购买
一、“数字史学”:技术催生史学变革
二、基于史料存储的数字化建设
建设检索型出版史料数据库
建设专题型出版史料数据库
三、基于海量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空间分析:挖掘出版史研究中隐藏的时空信息
网络分析:探寻出版史研究中潜在的因果关系
四、理论与方法:建构“数字出版史学”
《黄河大合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传播考释
试读
购买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文献回顾
问题的提出
二、史料爬梳:公开发行、刻版油印与手工抄录
公开发行
刻版油印
手工抄录
三、从出版节点到文化领导权
出版:作为社会传播的节点
从出版节点到文化领导权:组织起来
四、结语
民国时期出版从业者的收入、地位与择业:以大型出版企业职工为中心的考察
试读
购买
一、概观:民国时期出版从业者职业收入的分群体讨论
编辑类从业者:按资格起薪
印刷类从业者:以技能给薪
发行类从业者:于花红上伸缩
管理类从业者:收入差距悬殊
二、旁观:比较视野下出版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出版从业者整体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从糊口到富足的多元生活
三、自观:民国出版从业者眼中的收入与择业
文化生意:理想与现实间的更优解
笼络人才:高薪是博弈与排他的手段
另谋高就:探索获取名利的其他可能
四、结论
较高的收入水平是民国时期出版业广纳人才的重要因素
对出版行业的热爱是出版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出版对象论
试读
购买
一、出版符号的界定
二、出版符号被传递物内容类型
三、出版符号被传递物介质形式
四、结语
编辑属性论
试读
购买
一、编辑的原创属性与规范属性
编辑的创新性
编辑的规范性
二、编辑的内部属性与社会属性
编辑的内部性
编辑的外部性
三、编辑的技术属性与艺术属性
编辑的技术性
编辑的艺术性
四、编辑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
编辑的物质属性
编辑的精神属性
五、编辑的意义属性与利益属性
编辑的意义属性
编辑的利益属性
结语
论读者数字化
试读
购买
一、读者数字化的提出
阅读的定义
读者的概念
读者数字化的内涵界定
二、读者数字化的表征
读者阅读对象数字化
读者阅读终端屏幕化
读者阅读方式全时空化
读者阅读场景视听化
读者阅读身份用户化
读者阅读行为社交化
三、读者的解构及其负面影响
读者的解构
读者数字化的负面影响
四、读者数字化对文化的重构
阅读规模大大拓展
读者本体地位上升
数字阅读开始形成新的意义共同体
数字阅读开始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
数字化读者能力持续增强
五、结语
作为商品的图书的道德性
试读
购买
一、商品的道德性与企业的使命
二、图书从知识到商品演化中的道德立场
三、图书商品及其道德性变异
四、图书商品的管理特征
媒体融合的新特征与出版经济的新属性
试读
购买
一、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被动应对“野蛮人”悍然闯入的时代
主动求变的全媒体出版时代
技术与内容合体的创新时代
二、数字革命与产品创新的新特征
出版业数字科技革命的新特征
数字技术把出版产品推进既实又虚的世界
数字技术和产品创新呼唤新型出版企业家
三、媒体融合情境下的出版经济新属性
在传统出版形态下,出版经济的感受和体验特性一直被忽视
媒介融合情境下,出版经济的感受和体验特性凸显
媒体融合情境下,增强出版经济感受和体验特性的新元素
论三大认知革命与出版学科建设
试读
购买
一、没有理论就没有学问
实践出真知
事实并不自动显示真理
科学是一种理论建构,其基础是实践
二、一切关于出版的价值判断都源自出版史
有关出版的一切价值判断,都源自历史,源自出版史和文明史
把学术史研究置于与出版史同等重要的地位
改善出版史研究薄弱的现状刻不容缓
三、没有什么学科不是应用学科,也没有什么学科只是应用学科
就学科本体而言,出版学从本质上就应该属于综合性学科
就内涵而言,离开了其他学科,便不再有出版学
就属性而言,没有学科不是应用学科,也没有学科只是应用学科
四、结语
关于出版功能的再思考
试读
购买
一、出版功能的界定
出版功能的含义
出版功能的构成要素
二、出版功能的内容构成
传播信息的文本功能
宣扬主张的理念功能
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
三、出版的社会服务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
试读
购买
一、中国特色出版学的核心问题
对出版概念的再认识
出版的本质是如何处理精神产品的个体化生产与它的社会化传播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出版主客体矛盾运动过程及其场域
二、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
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的场域
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的构架
出版学理论体系与出版学学科体系
三、社会急剧变革下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的变与不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之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之不变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试读
购买
一、关于这次修法的时代背景
二、关于立足我国实际并与国际规则衔接的问题
三、鼓励创新与加强保护的关系
四、关于作品的界定及相关的问题
我国数字出版海外传播体系建设的意义及路径
试读
购买
一、出版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二、数字出版“走出去”的成就与问题
三、数字出版海外传播体系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论作为国家战略的全民阅读
试读
购买
一、人类社会从来就高度重视阅读的作用
二、社会阅读在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三、国民阅读状况越来越受到当代社会的高度重视
从智慧阅读看智慧出版转型
试读
购买
一
二
三
四
五
关于出版新业态的回顾与思考
试读
购买
一、出版业态的历史演进
二、学术界、出版界等谈及的其他出版新业态
三、我国出版政策法规认可的出版新业态
四、关于出版新业态的思考
从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看“十四五”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指向
试读
购买
一、做优做强主题出版
二、持续推进全民阅读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出版产业数字化
四、“十四五”时期出版业发展建议
出版专业硕士培养:问题与进路
试读
购买
一、出版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清单
课程设置大而无当、博而不精
培养方向混乱,缺乏实践性
实习环节落地效果差,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有限
师资结构不完善,双导师制落实不力
二、出版专业硕士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念认识未能及时转变
学习情境未能及时更新
培养机制尚不健全
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三、出版专业硕士培养的改革路径
创造实践情境,营造突出实践的学习环境
校企合议培养方向,针对性满足行业人才需要
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满足不同背景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着重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立
扩充出版博士招生规模,吸收业界专家填补师资缺口
结语
新时代大学出版的实践逻辑与转型思路
试读
购买
一、纵观大学出版的发展历程,爱国奉献、科学务实的大学精神贯穿始终
大学出版社的初创和大学出版业体系的形成(1978—1995年)
大学出版业快速发展阶段(1996—2007年)
大学出版社新转型阶段(2007年至今)
二、步入新时代,大学出版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红利
国家支持文创产业的政策契机
大学出版业态创新的技术环境
三、时代发展,要求大学出版社突破瓶颈,走出困境,与时俱进
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限制大学出版战略性发展
选题原创性不足与结构失衡影响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人力资源运行机制缺失制约大学出版可持续发展
四、踏上新征程,大学出版社牢记使命,加快转型,谋定而动
立足行业大局,回归服务本位,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聚焦精品内容,发挥专业特色,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提高运营水平,加强精细管理,走高效能发展之路
创新培养模式,完善激励机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挖掘内生驱动,强化技术赋能,走数字融合发展之路
提高开放效能,推进多元经营,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出版的思考与展望
试读
购买
一、大学社是我国高校教材出版的中坚力量
大学社的办社宗旨
大学社在高校教材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
大学社教材出版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大学社加强高校教材建设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国家对高校建材建设的日益重视
大学社的教材建设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大学社的教材出版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
三、全面推进新时代大学社高校教材建设
分类做好教材规划
重视学术、特色与融合出版
加强行业协会指导、队伍建设和“走出去”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
试读
购买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的大学出版内涵
二、大学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
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大学社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平台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社发展提供充足的作者和读者资源
科研投入的大幅增长,为大学社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原创内容成果
出版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大学社发展提供丰富经验和坚实基础
三、大学社十年建设取得的发展成绩
四、大学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以创新为引领
以改革激发内在活力
聚焦立德树人主责主业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姿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五、大学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高质量的站位:以党建为引领,以企业文化为抓手
高质量的服务:服务国家大局,服务母体大学
高质量的管理:有效的公司治理,高效的运营管理
高质量的产品:深耕教育出版,做强学术出版
高质量的融合:强化技术赋能,加快业态转型
高质量的“走出去”:提高开放效能,推进多元经营
高质量的队伍:创新培养模式,完善激励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
试读
购买
一、学术出版在出版行业中的地位
二、世界发达国家学术出版新态势
三、中国学术出版现状、机遇和挑战
现状
机遇与挑战
四、推动中国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学术出版:回顾与展望
试读
购买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出版取得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类学术著作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术著作
学术期刊与论文
学术数据库和知识服务平台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出版发展的动力机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行业组织积极推动
科研机构大力支持
出版单位主动自觉
融合出版走向深入
国际市场持续开拓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对构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及对外话语传播体系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学术出版成果的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待健全
具有普遍效力的规范体系尚未建立
四、以高质量学术出版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强化学术出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的突出作用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出版评价体系
深化学术出版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学术出版规范体系
结语
加载更多
暂无参考文献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附属资源
包含3张图片
更多 >
名家论出版
名家论出版
名家论出版
包含3张图表
更多 >
名家论出版
名家论出版
名家论出版
包含0个音频
暂无音频
包含0个视频
更多 >
暂无视频
包含0个资源
暂无附属资源
发布
加载更多
知识图谱
加载中...
相关图书
谁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