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出版》2025年第5期总第165期
¥15.00¥20.00
论文目录
  • 一、海德格尔的“回归存在”与真理的解蔽
  • 二、媒介本体的类型
  • 三、在“媒介本体论”的偶然性中寻找人与媒介物的身份
  • 四、难以界定的媒介伦理——生态学伦理
  • 五、结语

论文海德格尔的“回归存在”与“媒介本体”之辨

加入书单收藏引用分享
占位占者:
朱振明作者
占位占位: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词:
回归存在,真理解蔽,主体性,媒介本体,生态学伦理
英文关键词:
--
占位占要:
海德格尔就“回归存在”对“此在”([emphasis role="italic"]Dasein[/emphasis])所作的本体论结构分析,揭示了“此在”在本体论存在维度与本体存在维度间的互属和挪用([emphasis role="italic"]Ereignis[/emphasis])关系,强调了“此在”的存在过程既是一个真理解蔽的过程,又是一个基于关系网络的动态过程。“此在”于是在本体意义上具有了诸多可能性,显示了大写存在的未来特征。“此在”的结构是一切有意义存在之“原始超验结构”,该结构既确定了“媒介研究”中不同于以往传统形而上学的媒介本体类型(个体、关系过程、装置等),又形塑了以“此在”挪用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媒介伦理之“生态学伦理”想象。
英文摘要:
海德格尔就“回归存在”对“此在”([emphasis role="italic"]Dasein[/emphasis])所作的本体论结构分析,揭示了“此在”在本体论存在维度与本体存在维度间的互属和挪用([emphasis role="italic"]Ereignis[/emphasis])关系,强调了“此在”的存在过程既是一个真理解蔽的过程,又是一个基于关系网络的动态过程。“此在”于是在本体意义上具有了诸多可能性,显示了大写存在的未来特征。“此在”的结构是一切有意义存在之“原始超验结构”,该结构既确定了“媒介研究”中不同于以往传统形而上学的媒介本体类型(个体、关系过程、装置等),又形塑了以“此在”挪用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媒介伦理之“生态学伦理”想象。
课题//基金:
--
占位占种:
简体中文
中图分类号:
DoOII
10.3969/j.issn.2095-0330.2025.05.002
占位占码:
15 - 24
占位占数:
10
出 版1日 期:
2025-05
支持阅读方式
流式版式
篇章¥2.66¥3.54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