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出版》2025年第5期总第165期
¥15.00¥20.00
论文目录
  • 一、前言
  • 二、文献综述、关键概念与研究问题
    1. 从物到数码物的演化
    2. 媒介基础设施转向与物流实践研究
    3. 表征与非表征范式的分野
  • 三、研究方法
  • 四、“物的隐匿”:快递物的数字化表征过程
  • 五、数码物的显现:物流基础设施的非表征实践
    1. 作为基底系统的条形码:统计社会中的数据语言
    2. 作为后勤媒介的数据流:文本流、图像流与声音流
    3. 作为决断装置的取件码:认“码”不认人
  • 六、结语:表征与非表征的共时运作

论文物流数码物的基础设施化:表征与非表征的共时运作

加入书单收藏引用分享
占位占者:
占位占位: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词:
数字基础设施,表征,非表征,物流,数据实践
英文关键词:
--
占位占要:
快递物通过表征指涉转化,形成数据基础设施化这一非表征实践,二者相互勾连和叠写,塑造了表征与非表征共时运作的生态逻辑。其中,数字技术的转介使得快递物实现了三重数字化表征:一是可编程性的转化与条形码的生成;二是自创生系统的嵌入与数据流的呈现;三是人机协同的转译与取件码的形成。而快递物实现数字化表征后,其能指形式成为物质性的非表征数码物,从条形码的基底性、数据流的后勤性与取件码的决断性三个维度形塑了物流数据实践。数字系统表征过程与非表征实践提示了传播学研究中不同理论范式相互转化和对话的可能性,也为新技术语境下的数据实践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考域。
英文摘要:
快递物通过表征指涉转化,形成数据基础设施化这一非表征实践,二者相互勾连和叠写,塑造了表征与非表征共时运作的生态逻辑。其中,数字技术的转介使得快递物实现了三重数字化表征:一是可编程性的转化与条形码的生成;二是自创生系统的嵌入与数据流的呈现;三是人机协同的转译与取件码的形成。而快递物实现数字化表征后,其能指形式成为物质性的非表征数码物,从条形码的基底性、数据流的后勤性与取件码的决断性三个维度形塑了物流数据实践。数字系统表征过程与非表征实践提示了传播学研究中不同理论范式相互转化和对话的可能性,也为新技术语境下的数据实践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考域。
课题//基金:
--
占位占种:
简体中文
中图分类号:
DoOII
10.3969/j.issn.2095-0330.2025.05.003
占位占码:
25 - 34
占位占数:
10
出 版1日 期:
2025-05
支持阅读方式
流式版式
篇章¥2.21¥2.94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目录